1494954309-2835329511  

2017台北國際旅展(ITF)剛落幕,參觀人數從去年的317,000人持續成長到366,976人次,較去年微幅成長1.63%,再創新高。參展單位銷售業績則有九成以上較去年成長,例如雄獅旅行社成長兩成、東南旅行社有一到兩成;雲朗集團成長兩成、六福集團成長一成,觀光旅遊產業看似熱潮未減。

然而,另一方面,2016年中之後因為大陸團客來台人數銳減,這一年多來也不斷看到「600家飯店求售」「五星級飯店加住一晚只要7元」「遊覽車司機賣車求生」的報導,感覺彷彿少了陸客,台灣觀光產業就失去生機。陸客不來,真的是台灣觀光產業的致命危機嗎?

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,2016年來台旅客達1069萬人次,創下歷史新高,較2015年成長2.4%。按居住地區分,仍以來自中國大陸351萬人次、占32.9%為最多,但較104年減少16.1%。而由於觀光簽證簡化等措施,帶動東南亞旅客大幅成長,泰國旅客來台人次大增五成七。日本190萬人次、占17.7%,增16.5%;南韓88萬人次、占8.3%,增34.3%。越南、菲律賓、馬來西亞、印尼旅客也分別成長34.3%、23.9%、10.0%及6.2%。

數字看起來亮眼,但不少業者私下抱怨:「這只是政府的政績,又不是我們的業績!」的確,對於過去幾年大量承接陸客團的旅行社、飯店甚至遊覽車、伴手禮業者而言,陸客團留下的空缺,在沒有新客源補上前,業績始終未見起色。更何況,不只人數減少,陸客的每日平均消費也從最高點的270.31美元減少到2016年的198.43美元,難怪業者怨聲載道。

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表示,受到陸客團減少的影響,的確有很多業者在這段時間經營得很辛苦。一樣陸客兩樣情,幾乎受訪的業界人士都表示,受影響的程度各家大不同,「跟前幾年倚賴陸客的程度成正比。」

墾丁福華渡假飯店總經理張積光大略計算,以墾丁福華過去陸客約占15%的比例來看,今年他們業績受到的影響大約一成,「還可以度過。」但是前幾年陸客占五成以上的飯店,今年大概都只能用「慘淡經營」來形容。若以所在區域來看,南部飯店受傷比北部慘重,整個產業「供過於求」是不可否認的事實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topics.cnyes.com/travel01/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清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